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当地人民政府会予以救济。
如果刑满释放人员有劳劳动能力或者有抚养人,当地人民政府只帮助其安置生活,不会有补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七条 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救济。
2020-09-26 09:53
视情况而定。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救济。
我国有关出狱人保护工作的规范,在法律层面只有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该法第三章第五节用了四个条文对罪犯的释放和安置作了原则性规定。第五节释放和安置
第三十五条罪犯服刑期满,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
第三十六条罪犯释放后,公安机关凭释放证明书办理户籍登记。
第三十七条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
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救济。
第三十八条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2022-09-13 10:31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刑满释放的人员在就业和生活保障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如该意见第六项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对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岗位信息,刑释解教人员参加由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再就业定点单位培训的,经考核合格并实现就业后,可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减免培训费用。
2022-09-08 09:15
有补贴的。
对城市(含城镇)户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各级民政部门应将其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服刑人员出狱补助政策主要有两条:第一,服刑人员出狱之后可以向当地的政府申请临时社会救助;第二,有一些省份会给服刑人员发放20000到30000元的创业基金。服刑人员在工作上与其他人没有区别。
2024-08-31 10:29
刑满释放人员开公司的政策:
对司法行政机关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开办或认定的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实体,安置刑释解教人员达到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由安置企业提出书面申请,市(地)司法行政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报同级税务部门批准,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2022-09-22 11:22
关于刑满释放人员的最新的法律规定是,对于刑满释放的人员,跟其他公民的权利完全是平等的,而且,当地政府部门对于刑满释放的人员,有必要帮助其安置生活,如果刑满释放人员缺乏生活来源,也没有什么法定赡养人的,当地人民政府部门应当适当予以救济。那些刑释、解教人员除留场就业外,均应该放回原户籍或直系亲属所在地。对于刑满释放出来的人,当地公安机关凭劳改机关的释放证明书或劳教机关的解除劳动教养证明书,给予他们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