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造成人身损害的情形,出现工伤时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从而获得一定的赔偿。依据相关规定,雇佣关系并不是劳动关系,所以雇员要从事雇佣活动过程中受伤的,并不是工伤,应该由雇主承担赔偿的责任。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向雇佣人提供劳务,雇佣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义务关系。雇佣关系是雇主和受雇人达成契约的基础上成立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025-03-21 11:29
1、雇佣关系手指骨折的,雇员向人民法院主张人身损害赔偿的,起诉的时效是三年,从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2、雇佣员工遭受损害的赔偿方式:
(1)如果员工是为完成雇佣工作遭到伤害,应该由实际用人单位负担赔偿。
(2)、如果员工单纯遭到第三人侵害,雇员可以找侵权的第三人索赔,也可以要求实际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3)实际用人单位在赔偿了员工后可以向实际造成员工损害的第三人追偿。
2022-08-09 13:58
法院对雇佣关系有以下方法认定:从形式要件上看双方有无订立雇佣合同或口头雇佣协议;从实质要件上,首先要看双方的权力义务是否为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支付报酬。其次要看雇员是否受雇主 控制、指挥和监督,即是否存在隶属关系。雇员受雇主控制是雇佣关系存在的基础。在雇佣法律关系中,雇员仅是雇主雇佣来完成某项工作的人,雇员在工作时应听 命于雇主,服从雇主的监督指导。三是看雇员是否为雇主或其委托的人所选任。只要具备上述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即可认定为雇佣关系。
2022-09-26 11:21
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因此判断是雇佣关系还是劳动关系只要从几方面入手考虑即可。
两者的主体范围、紧密程度、工资待遇、适用的法律以及劳动者是否可以连续稳定的从事该项劳动都是不一样的。
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如下:
(一)关系主体的范围不同。
(三)关系适用的法律性质不同。
(四)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不同。
(五)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遭受到人身损害后,对方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同。
2022-10-15 14:42
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因此判断是雇佣关系还是劳动关系只要从几方面入手考虑即可。两者的主体范围,紧密程度,工资待遇。适用的法律以及劳动者是否可以连续稳定的从事该项劳动都是不一样的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如下:(1)关系主体的范围不同
(2)关系适用的法律性质不同(3)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不同。(4)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遭受到人身损害后,对方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同。(5)平国家公权力的干预程度不同
2024-11-27 09:25
通过下列方式可以准确地判断出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若存在有效的劳动合同,那么我们就可以认定那些各方当事人处于劳动关系中;反之,若其中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付相应薪酬,且双方都是自然人的话,通常情况下这类关系被视为雇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