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中的报酬能包括下列内容:
1、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2、工资支付办法;
3、加班、加点工资及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分配办法;
4、工资调整办法;
5、试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间的工资待遇;
6、特殊情况下职工工资(生活费)支付办法;
7、其他劳动报酬分配办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三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2022-09-08 10:02
劳动报酬包括:
(一)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 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三)奖金;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四)津贴和补贴;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2023-04-17 15:29
质押合同需要包括的内容分别有: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担保的范围;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方式;法定或约定的其他内容等。
2022-09-01 16:17
不属于劳动合同的内容无法一一列举,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必备条款:
(1)劳动合同期限。即劳动合同的有效时间。
(2)工作内容。即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种),以及工作应达到的数量、质量指标或者应当完成的任务。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即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及其他劳动条件,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而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
(4)劳动报酬。即在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工资。
(5)劳动纪律。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工作秩序和规则。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即除了期限以外其他由当事人约定的特定法律事实,这些事实一出现,双方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即当事人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者不完全履行劳动合同,所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2022-08-12 14:25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2022-08-12 14:08
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居间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居间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居间人的报酬。
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