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的具体程序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有所规定,被害人可以不出庭,托诉讼代理人出庭。刑事案件的原告人是检察院。只有检察院有权力决定起诉或者不起诉、已经起诉的有权力决定是否撤诉,对法院判决不服有权力决定是否上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2025-03-22 11:24
案件审理的具体程序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有所规定,被害人可以不出庭,托诉讼代理人出庭。刑事案件的原告人是检察院。只有检察院有权力决定起诉或者不起诉、已经起诉的有权力决定是否撤诉,对法院判决不服有权力决定是否上诉。
2022-08-19 09:37
公诉案件被害人一般不可以上诉,但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2025-01-09 15:38
刑事公诉案件没有原告,由公诉机关,即检察院代表国家向法院起诉。
公诉案件被害人可以出庭,也可以不出庭。
被害人及其代理律师都可以参加庭审。
但是当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就需要被害人以及其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出庭了。
公诉人是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利的检察院的工作人员。
刑事案件,在中国一般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作为原告,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称为自诉。
公诉人在诉讼中居于原告地位,但因还担负法律监督任务,不是一般原告。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刑事诉讼中,即便被害人原谅了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并且明确表示不希望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情况下,被告人仍然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因为这是国家的事情,而不是被害人自己的事情,不可以完全自由处分。
2025-04-09 15:05
一、公诉案件开庭需要被害人到场吗
公诉案件的具体程序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有所规定,被害人可以不出庭,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刑事案件的原告人是检察院。只有检察院有权力决定起诉或者不起诉、已经起诉的有权力决定是否撤诉,对法院判决不服有权力决定是否上诉。
二、刑事公诉案件开庭后什么时候宣判
刑事案件法院开庭后二个月以内宣判。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
2024-07-04 10:25
一、公诉案件开庭需要被害人到场吗
公诉案件的具体程序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有所规定,被害人可以不出庭,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刑事案件的原告人是检察院。只有检察院有权力决定起诉或者不起诉、已经起诉的有权力决定是否撤诉,对法院判决不服有权力决定是否上诉。
二、刑事公诉案件开庭后什么时候宣判
刑事案件法院开庭后二个月以内宣判。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