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则上不能。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先刑事后民事。
2、如果正在审理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发现涉嫌犯罪,且该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确认的事实将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效力、责任承担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将犯罪线索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024-07-16 09:41
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案件本身是民事案件,是不能再进行刑事公诉或者自诉的。
如果案件本身是刑事案件,只是进行了民事诉讼,对案件刑事部分是可以进行刑事公诉或者自诉的,自诉部分由被害人向法院提起刑事起诉。
2024-04-03 13:44
在民事诉讼程序启动过后,是否仍有可能启动刑事立案,答案并非确定无疑。
通常情况下,若在民事案件审判过程中,发觉存在可疑的刑事犯罪行为,法院则会依法暂停审理该案,并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同时,法院需尽快将相关犯罪线索和证据资料移交给当地公安部门或检察院,以便展开后续的刑事调查工作。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刑事诉讼环节结束之后,受到犯罪行为直接影响的受害者及家属可以申请发起附加的民事诉讼,而非先于民事诉讼启动刑事诉讼流程。
对于附加民事诉讼而言,受害者由于被告的犯罪行为而遭受了实际的财物损失,其在刑事诉讼阶段享有提起附加民事诉讼的合法权益。
2024-12-25 15:25
民事判决后还能否追究刑事责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民事诉讼的原告为案件当事人,而刑事诉讼的原告为国家公诉机关。民事诉讼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如果被告不提起上诉,案件就进入了执行阶段,一般情况不存在后续的刑事诉讼。但案件符合一定的条件还是可以继续立案调查的。
2024-05-22 10:42
刑事判决后民事赔偿要根据实际案件情况而定,如果造成了他人权益损害就是需要赔偿,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无法协商的可以起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处理。对于刑事责任的承担,不能够免除民事赔偿责任,应当继续赔偿。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刑事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之间的法律关系都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当事人承担了刑事责任就可以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者是减轻了民事责任。
2025-04-17 10:02
1、民事判决后还能否追究刑事责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民事诉讼的原告为案件当事人,而刑事诉讼的原告为国家公诉机关。
3、民事诉讼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如果被告不提起上诉,案件就进入了执行阶段,一般情况不存在后续的刑事诉讼。但案件符合一定的条件还是可以继续立案调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