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没有用的。
在法庭上,证人不来但写证词并按了手印,这样一般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按照证据规则的规定证人必须出庭作证,接受双方当事人和法官的询问,才会具有法律效力,只有证词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除外。根据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2022-09-24 14:32
在有书面证据的情况下即使证人不出庭作证证据也有可能是有效的,只要司法机关收集的其他的证据材料和书面证据是相吻合的即可。对于证人证言的规定是:
第一,证人证言的细节不能被质证,案件的事实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第二,证人作证的同等权力不能得到保障。
在某些案件中,在审判阶段证人对公安机关的证言进行书面陈述,并指控公安机关非法取得证据,这种类似情况并不是目前我国刑事案件中唯一的类似案件。证人不愿出庭作证,证人的作证权不能保证我国审判实质性程序的严肃性。
2022-10-17 08:59
根据法律规定,律师可以向当时目击现场情况的人员取证,在场人员也有出庭作证的义务,如遇法定特殊情况不能出庭作证的,可以提交书面证言。对于律师取得的证据即证人书写的证明材料,必须在法庭上经双方当事人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
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五十五条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第五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三)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五)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前款情形,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或者视听资料或者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
2024-04-12 14:34
1、证人不出庭,证词不会无效,只是效力会减弱。2、如果是刑事案件,公安局的笔录是可以作证的,一般证人也不会出庭作证。3、如果证人当庭否认,属于证人证言前后矛盾,法院很有可能不采信证人的任何一次证言,认定事实需要准备其他证据了。4、哪次开庭是伪证。在判决出来之前是无法认定的。但是如果判决生效之后,证人证言翻悔,属于有新的证据出现。伪证罪到不至于构成。
2024-10-23 10:09
工伤鉴定证人证词的写作事项:
一、写明证明事项;
二、写明时间地点,以及想要证明的内容,并写明受伤的人因为什么原因,受到了怎样的具体伤害;
三、总结并表示所述属实,否则愿负法律责任;
四、签字并写明日期。
2022-09-08 11:58
不想出庭作证,录音能否作为证据,主要看对方当事人的意见情况。
对于应该出庭的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如果对方对该证据不予质证的,则该证人的证言不会被法院采信;如果对方同意质证的,则需要根据具体内容由法院来认定该证据的证明力。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