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案程序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庭前筹备阶段。
首先,法院需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被告人在接收起诉状副本后的十五日之内即应提交答辩状,随后,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处理与之相关联的答辩状副本的送达事宜,并将该副本传递至原告。
紧接着法院便需要确定将要共同审理此案的合议庭成员,并且在合议庭成员名单确立以后,必须于三日内通知参诉各方及其他诉讼涉及的当事人。
在所有事务完成之后,法院还需要在正式开庭之日的前三天,把有关消息通知给案件的各方以及其他诉讼参与者,请他们尽可能的安排时间参与到这场法律诉讼中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022-09-07 10:57
(一)询问对方或法院传票通知;
(二)到法院立案庭查询,报对方名字、身份证号码或到法院自动查询机查询;
(三)到法院的网上诉讼服务平台上查询(要求有开通此服务)。
2025-03-03 11:03
法院已依法予以立案,这标志着案件审查程序即将开展。
立案环节主要是针对于公民个体之间、企业公司之间、社会团体与机构等多元化主体间,由于财产权利及人身权益方面产生的争议而引发的诉讼案件。
若已查明立案事实,则说明为此类案件的核心信息法院已经收悉,并将启动审讯流程,对相关纠纷进行区分解决。
双方当事人只需要耐心等待法院发布的审理通知或待法院依法安排进行开庭审理便可。
而对于刑事案件,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会承担起立案的职责。
2022-09-14 16:58
2024-07-02 14:48
如果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认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刑事和解后,公安机关直接撤案。
在审查批捕阶段,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检察机关作出不批捕的决定,后由公安机关撤案。
2024-09-19 10:29
诈骗案已受理就算立案。
诈骗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接报诈骗案件后,应当立即进行受案立案审查。
对于违法犯罪事实清楚的案件,公安机关各办案警种、部门应当即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接受单位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