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如果是刑事司法程序,再审申请通常无期限限制,即使超过六个月,当事人仍然有权申请再审。这是因为刑事案件的再审往往涉及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因此法律在再审期限上给予了相对宽松的规定。
其次,对于民事或行政事务纠纷,情况则有所不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通常需要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六个月内提出。然而,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即如果当事人能够提出新的证据,这些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或裁定,或者原判决、裁定所依据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或者用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已被撤销或变更,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违法行为,那么当事人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这些情况之日起六个月内申请再审。
综上所述,超过六个月能否申请再审,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如果案件属于刑事司法程序,或者存在上述民事或行政案件中的特定再审事由,并且这些事由是在六个月内被当事人发现或应当发现的,那么当事人仍然有权申请再审。反之,如果案件属于民事或行政纠纷,且不存在上述特定再审事由,或者事由已经超过六个月才被当事人发现或应当发现,那么当事人可能无法再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2022-08-09 15:03
超过六个月一般不能申请再审。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对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申请再审应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
2024-08-30 10:22
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已经超出了法定的六个月再审申请时效期间,那么当事人将不再具备直接提出再审申请的资格。
然而,他们仍然有权寻求检察机关的抗诉支持,也可向原审判机构进行反馈。
若检察机关或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依法纠正先前的判决、裁定,则会启动再审程序,且在此情况下将不受再审期限的制约。
2024-08-05 11:48
超过六个月很难再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了。对经济仲裁裁决不服,认为裁决错误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超过六个月期限的,法院将不再受理审查。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提出的撤销仲裁裁决申请后,必须组成合议庭对当事人的申请及仲裁裁决进行审查。经审查,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2025-03-11 16:55
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2022-09-06 15:16
需要立案后审查,三个月时间,符合再审就裁定再审。
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在十日内提交生效裁判文书的送达回证复印件或其他能够证明裁判文书实际生效日期的相应证据材料。
首先要分清高院是再审审查还是再审立案。如果再审立案,高院会作出民事裁定书,指令中级法院(二审法院)再审该案,再审期间中止原判执行,署院长姓名。
当然,高院也可能裁定提审该案,提审,就是高院按二审程序审理。一切以裁定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