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害人如果在刑罚之前及时满足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要求,法院会根据情况酌情在法定刑区间内从轻处罚加害人(被告人),如果被告人不赔偿,法院会重判被告人。
2、受害人家属也应该在合理范围内做出适当的让步,以便得到一定程度的民事赔偿。如果一味要求被告人支付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赔偿,被告人就会选择宁可被重判也不赔偿的最终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022-09-19 10:52
民事纠纷不赔偿不会产生什么后果,如果判决书生效后不赔偿,个人名下财产会被强制执行。
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待法院判决生效后,一方仍然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3-02-24 15:47
民事赔偿不起一般是不会坐牢的,因为民事赔偿不起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刑事案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坐牢是属于刑事处罚,所以民事赔偿不起一般是不用去坐牢的,但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则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要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赔偿以履行和给付能力为限,如果丧失了履行或给付能力,确实赔偿不了受害人的损失,不会有刑事责任后果。但可以变更履行与执行方式。
一般来说,如果有以下情形的,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1.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担保人或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5.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如果法院已经判决需要进行赔偿,但是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依然不赔偿的,那么另一方当事人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
民事执行,又称为民事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制其履行义务,从而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的一种诉讼活动。强制执行有以下特征:首先执行只是国家机关实施的行为。执行权是国家的一项公权力,只能由国家机关行使,而不能由其他的单位或者公民个人行使。在我国,行使执行权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其次人民法院进行执行活动必须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根据。并且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具有强制性。最后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所以,民事赔偿赔不起一般是不会坐牢的。
2023-04-18 10:31
民事纠纷不赔偿的情况:首先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起诉,待法院判决生效后,一方仍然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双方之前签订了仲裁协议,还可以申请仲裁委对纠纷进行仲裁。
2024-10-09 09:44
轻微伤不会判刑,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双方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没有达成协议的,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处拘留或者罚款。
轻微伤是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害或轻度短暂功能障碍的损伤。
2022-09-26 14:17
民事纠纷能报警,但是公安机关一般不会管。民事纠纷的处理机构不是公安机关,而是司法机关,有民事纠纷的双方协商不成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