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息,是指贷款人以有偿方式将货币资金出借给借款人使用,从而从借款人处获得的报酬。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决定贷款利息的三大因素:
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
利息的计算方式为:
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
法律依据
《贷款通则》第十三条 贷款利率的确定: 贷款人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上下限,确定每笔贷款利率,并在借款合同中载明。
2023-05-10 11:26
诈骗罪金额不会算利息,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6-21 13:57
抵押贷款利息多少,不同银行贷款利息不尽相同。抵押贷款的利率会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至50%的。目前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如下:一至三年(含3年)贷款75%;三至五年(含5年)贷款75%;五年以上贷款90%。银行申请抵押贷款,贷款的利率会比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要低一些。
2022-09-07 10:19
2018年最新抵押贷款利率是:一年以内(含一年)的短期贷款的年利率为4.35%;一年至五年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为4.75%;五年以上的长期贷款利率为4.9%。
随着央行降息或者其他事件,各大银行房产抵押贷款也会随着浮动,一般一年会调整一次利率。各银行的抵押贷款利率有所不同,申请难度也不同。
2024-04-11 11:44
类案同判的原则并未被明确写入法律,但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通常会参考以往的裁判标准和理由,以保持裁判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这种做法有助于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公平,增强公众对司法的信任。
最高人民法院为了提高裁判的一致性,会定期发布指导性案例,这些案例对于下级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起到指导作用。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也会发布司法解释,对法律的具体适用进行解释,以保证全国范围内的裁判一致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性,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指导性案例,进行综合判断和裁决。
2021-02-27 09:00
民间借贷利息的相关法律规定: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第二百一十一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公民之间借贷的利率,生活性借贷利率不得高于国家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二倍,生产经营性借贷利率不得高于国家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国家银行贷款利率发生变化的,当事人之间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办理;没有约定的,按照出借时国家银行的贷款利率计算。因利率发生纠纷,应根据当地的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本着保护合法借贷关系,有利于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原则处理。)第二百零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