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给领导送钱是否认定为行贿罪,应当看在送钱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了非法利益,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行贿罪的事实必须存在谋取非法利益的情况,如果不存在非法利益的情况则不属于行贿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2025-04-29 09:43
在私人企业中,若员工为图谋不当利益而向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相关单位的职员提供财务支持,那么将触犯对非公职人员实施行贿罪这一法律条款;反之,倘若员工接受了该类财务支持,则将构成受贿罪。
不仅如此,无论是以个人形式还是以单位名义进行行贿或受贿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
2024-12-31 11:44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
1、如果是在明知的情况下,下属都签了字,那么下属肯定会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因为至少该行为和造成的后果,有下属的参与才做成的。
2、如果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那么下属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6-28 11:47
赠送礼物是不是构成行贿,主要看动机和金额大小以及具体情节。
若赠礼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不当利益,且单次金额超过一万元,那么就会被判定为行贿。
这种情况下,若情节严重,当事人将面临刑事责任和罚款。
实际上,赠礼本身有助于拉近人际距离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不过,我们需要清楚,行贿并非赠礼的唯一形式,它也同样具有这些功能与效果。
然而,行贿本质上其实是一种交易,参与者分别寻求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破坏了社会规则,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属于违法行为。
2024-12-23 15:44
视情况而定。如果下属是在工作期间犯错或犯罪了,领导因疏于管理,没有及时发现下属的过错行为或犯罪行为,或者是领导虽然发现了,但是却视而不见,给所属单位造成损失的话,那领导一定是要承担责任的。如果领导对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工作事项已经尽到了应有的管理义务,那么领导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2024-06-29 11:05
认定对单位行贿罪,应从其构成要件上掌握。
1、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有单位的正常管理活动。
行贿的对象必须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向非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给予财物的,不能构成对单位行贿罪。
2、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无论是自然人主体还是单位主体,都是一般主体。
即任何已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任何所有制性质的单位都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3、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