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人企业中,若员工为图谋不当利益而向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相关单位的职员提供财务支持,那么将触犯对非公职人员实施行贿罪这一法律条款;反之,倘若员工接受了该类财务支持,则将构成受贿罪。
不仅如此,无论是以个人形式还是以单位名义进行行贿或受贿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4-09-12 14:06
下属给领导送钱是否认定为行贿罪,应当看在送钱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了非法利益,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行贿罪的事实必须存在谋取非法利益的情况,如果不存在非法利益的情况则不属于行贿罪。
2024-12-26 10:50
行贿就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不管是事前贿赂,还是事后贿赂,只要是利用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为行贿人谋取了不正当利益,符合行贿犯罪的条件,不论是事前,还是事后,都应当构成行贿罪,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
事后行贿是行为人与受贿人事先约定,在受贿的国家工作人员为行贿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之后,再由行贿人为国家工作人员奉送贿赂的行为,也就是获得利益在先,行使贿赂在后的行为。
2024-12-19 13:52
行贿罪的构成:
(一)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三)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和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四)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5-01-13 10:27
行贿罪是由下列要件构成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和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或者回扣、手续费的行为。
2022-08-12 11:47
被索贿如果没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一般不构成行贿罪;如果获得了不正当利益的,则涉嫌行贿罪。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以财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