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难产,增加产假15天;
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4-07-20 09:45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女职工产假分别按下列情况执行:
(一)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八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八十三天。
(二)难产者,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2022-08-10 10:31
2021年女职工产假与过往年份并无不同,依然是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由社保部门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未为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支付相应费用,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可以去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区县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的裁决不服的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生效,但是用人单位拒不履行的,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2-11-25 10:14
2021年女职工产假与过往年份并无不同,依然是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由社保部门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未为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支付相应费用,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可以去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区县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的裁决不服的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生效,但是用人单位拒不履行的,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2-10-20 15:05
要区分是劳动者提出解除合同还是用人单位辞退。如果是劳动者提出,那么可以获得所有工资,仅此而已,用人单位不得扣下。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那么除了支付劳动工资外,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一般是工作满一年就可以获得一个月工资数额的经济补偿,工作满6个月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如果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单位可以用扣工资的方法作为赔偿。
2022-09-03 11:22
劳动部关于印发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以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带薪休丧假的权利。因此,公司应当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给予员工带薪休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