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女职工产假分别按下列情况执行:
(一)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八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八十三天。
(二)难产者,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五条 女职工生育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2024-09-05 14:44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难产,增加产假15天;
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2-08-10 10:31
2021年女职工产假与过往年份并无不同,依然是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由社保部门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未为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支付相应费用,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可以去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区县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的裁决不服的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生效,但是用人单位拒不履行的,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2-11-25 10:14
2021年女职工产假与过往年份并无不同,依然是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由社保部门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未为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支付相应费用,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可以去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区县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的裁决不服的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生效,但是用人单位拒不履行的,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2-08-22 14:59
理论上只要离婚证到手,马上就可以办理结婚证。因为结婚证办理没有对再婚时间进行限制。结婚登记是国家对婚姻关系的建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制度。结婚除必须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在规定的结婚登记处履行法定的婚姻登记手续。
2024-08-29 14:18
法律没有关于辞职报告有效期的规定,如果确实提前30日提交了辞职报告,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者辞职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三十天的规定的最少天数。劳动者辞职未被批准,劳动者应及时将辞职申请要回。否则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这书面辞职申请随时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