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包括:
1.主管部门:主管行政许可事项的部门或者单位,负责行政许可的审批和管理。
2.接收窗口:负责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窗口,协助申请人办理行政许可手续。
3.审查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核、核实和调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4.决策机关: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并发放许可证书或者许可文件。
5.监督检查机关:负责行政许可的监督和检查工作,保证行政许可依法执行。
法律依据
《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二条 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2025-01-13 09:56
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告,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的种类包括:
1、普通许可。是由行政机关确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具备从事特定活动条件的许可。普通许可的功能主要是防止危险、保障安全。
2、特许。是由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向被许可人授予某种权利、被许可人可以从事特定行为的许可。特许的功能主要是分配稀缺资源。
3、认可。认可是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是否具备特定技能进行认定的许可。认可的主要功能是提高从业水平或者技能、信誉等。
4、核准。是行政机关对某些事项是否达到特定技术标准或者经济技术规范的判断、确定。它的功能主要是防止危险、保障安全。
5、登记。是由行政机关确立个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特定主体资格。它的功能主要是确立申请人的市场主体资格,以向公众提供证明或者信誉、信息。
2022-08-11 16:01
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告。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许可。
2024-08-24 09:53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合法原则实施行政许可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行政许可的设定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不得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同时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遵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行政许可进行设定。
2024-09-05 11:12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设定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法》规定,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
2022-09-03 09:52
为保证交通行政许可依法实施,维护交通行政许可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和规范交通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制定了本规定。主要内容:
明确了交通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规定交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分为三大类:依据法定职权实施交通行政许可的交通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明确授予交通行政许可实施权的组织,包括海事管理机构、航标管理机关、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受交通行政机关委托行使交通行政许可实施权的其他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