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财务纠纷的起诉期一般是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民事财务纠纷。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需注意,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除非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2-09-01 16:31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方式有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022-08-09 15:58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方式有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2-08-09 16:04
民事纠纷起诉的方式:1、提起诉讼。首先,清楚地写出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然后列出诉讼请求(您自己的目的和要求),最后清楚地写出事情的来龙去脉;2、将起诉书(根据被告的数量发送复印件)和证据复印件(欠条或协议)到当地法院备案部门备案;3、申请起诉后,回家耐心等待。法院将向被告提供起诉状和举证通知,向起诉人提供举证通知,和被告的答辩状;4、确定开庭日期后,法院将提供传票,并根据传票的日期去法庭参加审判。
2022-11-18 09:58
民事起诉状通常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一)首部首部包括两个项目:1、标题,标题应当表明文书名称也即民事诉讼状。2、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二)正文正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是指民事诉讼的原告请人民法院解决的具体问题,是原告诉讼意图和目的的体现。2、事实与理由,事实与理由是民事起诉状的核心内容。陈述事实应当注意两点:第一.,必须事实求实地反映事情真相,不能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第二,要围绕诉讼请求写明事实,既要反映案件的全貌,又要突出重点。阐述理由也应当注意两点:第一,依事论理要以事实为依据,要能抓住重点,击中要害;第二,依法伦理要能准确地引|用法律条款。事实与理由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应当切合诉讼请求,几部分内容应当相互照应,前后一致, 而不能相互脱节,前后矛盾。3、证据,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可靠性的依据。列举证据应当注意三点:第一,证据的名称要规范,要符合法律规定;第二,不仅要写列举证据应当注意三点:第一,证据的名称要规范,要符合法律规定;第二,不仅要写明证据的名称,还要写明证据的来源;第三,涉及证人证言的,应当写明证人的姓名和住址。(三)尾部,尾部-般包括以下两个项目:1、结尾,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致送受诉法院名称;二是落款也即起诉人签名或者盖章及具状日期。2、附项.附项应当写明民事起诉状的副本数、附送证据的名称及件数等。
2022-09-20 15:41
我国法律规定了三种诉讼时效期间。
(一)普通诉讼时效。在一般情况下,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二)特别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三)最长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