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犯罪嫌疑人是孕妇的刑事案件,如果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对其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对于需要逮捕的,以对其采取监视居住的措施。在审判是按照其构成的具体罪名,按照法定量刑标准进行量刑即可,但是对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 【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2025-01-08 16:58
刑事案件的审理流程如下:
1、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如果属于受害人自诉案件,则由受害人自行向人民法院起诉。
2、法院受理案件并决定开庭审判。法院决定开庭审判的,应通知公诉方与被告人及被告人的辩护人。
3、开庭审理。
4、宣判。法院应当公开宣告判决,并将判决书送达公诉人、被告人及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法院可以当庭宣判,也可以定期宣判。
法院在开庭审理案件时,应当进行法庭调查;应就公诉人提供的犯罪证据进行法庭质证;如果被告人向法庭提供证据的,应当向公诉人展示,并由公诉人提出质证意见;公诉人、被告人及被告人辩护律师应当发表辩户意见。
2024-04-12 10:57
刑事案件中是没有原告的,自诉人撤诉的,人民法院一般会准许。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对于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2025-01-02 11:19
刑事案件开庭以后翻供,不能合理说明翻供原因或者其辩解与全案证据矛盾,而其庭前供述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可以采信其庭前供述。庭前供述和辩解存在反复,但庭审中供认,且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可以采信其庭审供述;被告人庭前供述和辩解存在反复,庭审中不供认,且无其他证据与庭前供述印证的,不得采信其庭前供述。
2024-07-02 14:30
在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赔偿的,对方不赔偿的,可以请求法院强制执行被告的财产。如果是因为对方无力偿还的,可以协商分期清偿。
这里说的民事赔偿是由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主体、责任性质、适用的赔偿原则、标准和程序与国家法律赔偿制度中的国家赔偿不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民事主体身份实施的侵权行为属于民事侵权,由此产生的责任是民事赔偿责任。
2024-12-24 10:41
刑事案件立案侦查终结后的处理:
1、移送审查起诉。
公安机关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清楚,证据已经确定、充分,依照法律规定能够认定嫌疑人确有罪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2、撤销案件。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