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订劳动合同的,如果存在下列情形的,则确认劳动者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符合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
二、劳动者服从单位管理并从事单位安排的有报酬劳动,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
三、劳动者为单位提供了劳动,并且其提供的劳动是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具体确认劳动关系时,可以通过下列证据来进行举证:
一、单位支付工资的凭证,如工资条。
二、单位缴纳社保的记录。
三、单位发的工作证等证明劳动者属于单位的证据。
四、考勤记录。
五、同事证明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证言。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最终被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以主张自用工满一个月到满一年这段时间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2-08-18 17:16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2022-08-09 16:18
没签劳动合同一样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的书面的劳动合同;
逾期签订的,从第二个月起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工资报酬。可以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只要有形成劳动关系,即形成事实劳动,也适用劳动合同,所以一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那么如何证明没合同但是有劳动呢?具体如下:
其一:辨别双方是否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例如:考勤、请假管理等。
其二:确定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例如:工资条、银行流水记录。
其三:劳动者是否有给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例如:同事间的证据、工牌等
其四:用人单位提供的其他福利,例如:社保交纳记录、劳保用品发放等。
其五:事实劳动关系同正常劳动关系享有相同待遇,故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022-08-12 09:5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以下凭证证明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用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2022-08-12 14:27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024-06-29 11:32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我们国家的劳动法是特别侧重于保护劳动者的一部法律。其中规定,只要有劳动关系,就要签劳动合同。企业违法不履行他们应尽的义务,就要面临着相应的惩罚。上班起30天内必须签合同,否则就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以不签劳动合同为由劳动仲裁,最多可以获得11个月的双倍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