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一般不可以撤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是在双方自愿、平等、公平的基础上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旦签订,双方应当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
然而,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可能会考虑撤销协议:
1.协议签订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行为;
2.协议内容显失公平或存在重大误解;
3.其他法律规定的可以撤销的情形。
但需要注意的是,撤销协议需要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并且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撤销的合理性。因此,在签订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前,双方应当充分了解协议内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5-03-14 17:01
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签订的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法律性质上属于民事合同范畴,应遵循相关规定。若没有法定的可撤销和无效事由,则属于有效合同,双方应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不得随意撤销。
2025-01-16 09:36
户口对于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有影响。
农村征地补偿款分配与户口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只有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也就是有户口才能获得补偿。
征地补偿项目包括:
1、土地补偿费,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
2、青苗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3、附着物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它设施,因征地被毁损而向该所在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4、安置补助费,用地单位对被征地单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劳动力而支付的补偿费用。
2024-09-23 11:10
拆迁补偿协议和拆迁安置协议基本一样。协议应当写明拆迁当事人的身份信息与工商信息;拆迁补偿方式;安置用房面积、标准和地点;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和期限;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或停产停业损失费发放标准和支付方式;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的方式;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2025-02-22 09:21
拆迁过程中如果被拆迁人签订了补偿协议,一般情况下就无法再反悔。如果没有法定的可撤销和无效事由,则属于有效的合同,双方应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不过具有下列情形的拆迁补偿协议可以撤销:
(1)重大误解;
(2)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显失公平;
(3)一方以欺诈、威胁的手段或是乘人之危,让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受害方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
2024-06-28 13:57
在进行征地过程中的青苗与地上附着物补偿规定不仅涵盖了对于青苗本身价值的补偿规范,还充分考虑到了对地上附着物所代表的各种设施年久失修的经济损失的补偿规范。
它明确指出:
当国家需要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公共事业建设时,对于土地上的短期农作物、中长期经济作物及其林木等苗木的权益人都会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此外,针对这些土地上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也会根据其具体情况提供对应的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