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内。
人民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022-08-29 09:35
2022-08-22 10:35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都是当场立案;当场不能立案的,必须在7日、15日或者30之内决定是否立案。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收到自诉人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的,经审查认为符合自诉案件受理条件的应当在15日内立案。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上(抗)诉材料及案卷材料后的5日内立案。”
2022-09-20 09:56
劳动争议仲裁提交材料后通常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8-20 14:49
到法院起诉离婚,需要起诉书和结婚证书复印件以及一些其他的证据资料。
法院受理后会先行调解,如若调解不成,法院认为夫妻关系确已破裂才会判决离婚。
若法院认为夫妻关系未破裂则会判决不予离婚,并在6个月内不得以同一理由起诉离婚。如果单单是涉及人身方面的话,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书、身份证明、结婚证;如果还涉及到财产方面的话,还应当提供一些财产证明信息。
2022-09-16 08:47
离婚起诉书立案后一般三到六个月开庭。
离婚官司立案后开庭的时间一般是法院通知的,开庭的时间不会超过审限。简易审理程序的审限是三个月,普通审理程序的审限是六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