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未签劳动合同,与公司在进行劳动仲裁时输了,首先是去和公司协商一下,实在不行,可以去法院诉讼。
可是因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导致仲裁输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放弃,积极去找证据。像工作证啊,工作铭牌啊,一些考勤记录,还有工衣,和同事拍的照片等等这些物证,还可以拜访一下公司里的员工,请求他们帮个忙,做个证。把资料收齐,反应速度快点,尽快在一定期限里边把证据交给法院,就等开庭,还能再私下解决的话还是可以解决的,实在不行,就只能等法院下判决书了。
劳动仲裁和其他的一些法院的申诉不一样,后者一般是原告要拿出主要的证据,而前者也就是劳动仲裁,一般是被告单位需要拿出主要的证据,一旦单位不配合,公司还需要去承担一些不好的后果,因此对于劳动者来说,进行劳动仲裁的成本是比较低的,这也大大维护了劳动者的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5-04-11 11:17
公司劳动仲裁输了,分以下情形处理:对终局裁决外的其他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终局裁决不服,先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再向人民法院起诉;没有不服的,按生效的仲裁裁决书或者仲裁调解书履行。
2022-08-12 14:23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劳动和合同内容必须具备法定内容,是我国劳动合同法赋予单位的一项法定义务。所以,无论是谁的原因,只要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得自入职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为了避免出现故意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对于不愿签订合同的员工终止劳动关系时,必须程序到位,有证可查,那就是两个书面通知,一是书面通知要签订劳动合同;二是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这个通知当然需要劳动者本人签字,否则无法证明时,单位又将处在不利局面,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总之,遇到不愿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公司应该及时采取开除程序,以保护公司的利益。
2024-05-07 11:30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的,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单位存在违法、胁迫的行为的,劳动者可以随时离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等;如果存在劳动纠纷的,可以向劳动部门提出劳动仲裁。可以收集与用人单位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2024-04-26 14:25
如果工厂没有给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先与工厂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有关的部门反映情况,最后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进行仲裁、诉讼。
未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即时补签,如果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用工一个月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2024-07-16 09:32
员工出现故意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时,公司可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