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案的三个条件:
1、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
2、依据法律规定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3、属于管辖范围。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在经过审查后符合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应当立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4-05-11 11:49
1、发生了犯罪事实;
2、犯罪事实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
3、具有相应的管辖权。
4、不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不能立案侦查。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如下: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
2022-09-02 11:01
防汛“三个责任人”分别由地方人民政府、水库主管部门、水库管理单位(产权所有者)相关负责人或具有相应履职能力的人员担任。
县级人民政府履行小型水库防汛和管护主导责任,统筹落实防汛“三个责任人”;乡镇人民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
什么人可以担任防汛技术责任人?
按照隶属关系,由有管辖权的水库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水库管理单位(产权所有者)技术负责人担任。
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水库,小(1)型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负责人或有相应能力的人员担任,小(2)型由乡镇水利站、水库管理单位(产权所有者)技术负责人或有相应能力的人员担任。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可按合同约定由承接主体技术负责人担任。
2022-08-12 10:18
防汛“三个责任人”分别由地方人民政府、水库主管部门、水库管理单位(产权所有者)相关负责人或具有相应履职能力的人员担任。
县级人民政府履行小型水库防汛和管护主导责任,统筹落实防汛“三个责任人”;乡镇人民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
按照隶属关系,由有管辖权的水库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水库管理单位(产权所有者)技术负责人担任。
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水库,
小(1)型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负责人或有相应能力的人员担任,
小(2)型由乡镇水利站、水库管理单位(产权所有者)技术负责人或有相应能力的人员担任。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可按合同约定由承接主体技术负责人担任。
2024-05-23 13:55
在公正与合理的工伤保险制度之中,我们精心设立了三大重要的“一次性”福利,即: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还涵盖了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所有那些因为职业工作而可能遭受意外事故损害或患上职业病的职工,都应该依据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规,得到及时而适当的医疗救援和经济上的补偿,以确保他们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2022-09-15 11:54
公安机关三个规定是指《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从“三个规定”的内容、起草背景、重要意义、后果等方面,结合典型案件,深入浅出的剖析解读,强调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遵守防止干预司法活动的“三个规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对司法工作权威性和独立性的认识,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