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也就是说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侵犯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情节严重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可能会坐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侵犯商业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2025-03-25 09:34
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和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对本单位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者约定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
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违反竞业限制就是劳动者违反与单位的上述约定,从事与原单位存在竞争关系的工作的行为。
2024-05-13 10:55
如果劳动者违反了竞业限制约定,需要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期间用人单位需按劳动合同约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而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2022-08-12 14:09
约定竞业限制违约金应当遵循公平原则,根据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等因素合理确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适当减少。
2024-11-26 10:10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签的协议一般是无效的。劳动者在竞业限制期间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与前单位同类的业务。
2024-05-24 14:27
竞业限制纠纷要经过劳动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且劳动争议案件,诉讼前必须经过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