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最多可以请两名诉讼代理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在进行诉讼案件的处理,可以委托一到两名代理人进行相关事项的办理,需要明确的是,代理人在处理相关事项时,必须在当事人授权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没有获得授权则是违法的。有关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认定,需要由当事人结合诉讼案件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处理,并不是越多的代理人越好,具体情况下应当对能够执行相关代理程序的代理人进行明确的认定和处理,在司法实践中,还应当根据实际来认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五十八条 委托代理人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2022-08-20 13:35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人员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1、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2、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4、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2025-03-15 10:29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人员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1、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2、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4、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2024-03-26 11:26
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资格范围,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2024-06-26 11:06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人员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1、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2、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4、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2024-09-09 10:06
强制医疗案件不一定要指定诉讼代理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只有当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情况下,才会被指定诉讼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