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表人对外以法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时,其与法人之间并非代理关系,而是代表关系,且其代表职权来自法律的明确授权,故不需要有法人的授权委托书。
法定代表人对外的职务行为即为法人行为,其后果由法人承担。法人对法定代表人职务行为所负的责任,也包括越权行为的责任。
需要说明的是,法人除了要对其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承担责任外,还要对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二条 【法定代表人职务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2022-09-03 10:17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
(二)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诚信原则,当行使民事权利并履行民事义务,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四)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一律平等
(五)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六)绿色原则,应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民事活动是指公民或者法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对各项民事法律制度和全部民法规范起统帅作用的基本原则,它可以起到弥补民事法律规范欠缺(法律漏洞)的作用。
2022-09-01 10:58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024-09-04 14:43
(一)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
(二)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诚信原则,当行使民事权利并履行民事义务,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四)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一律平等
(五)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六)绿色原则,应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22-08-11 10:48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
(二)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诚信原则,当行使民事权利并履行民事义务,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四)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一律平等。
(五)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六)绿色原则,应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24-05-24 11:27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自愿原则,遵循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民事关系。
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不得违反法律,不可违背公序良俗。
绿色原则,应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