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程序如下:
1、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要求撤销或者变更原裁判引起的诉讼程序,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二审法院在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后,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3、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4、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 合议庭进行评议的时候,如果意见分歧,应当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但是少数人的意见应当写入笔录。评议笔录由合议庭的组成人员签名。
2024-12-25 11:16
纪律审查和审理的区别分为以下几点:
1、实施主体不同;
2、手段不同;
3、承担的后果不同。
纪律审查是要审查违纪行为尤其是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的行为。审核是指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025-04-24 16:24
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程序的特殊规定:诉讼代理人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
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2022-08-12 10:01
对死刑判决提出上诉的被告人,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若是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2022-09-15 11:42
刑事诉讼中,公开审判是原则,不公开审判是例外。凡是涉及到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审判时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如果是涉及商业秘密的,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2024-09-27 11:26
司法实践中,大部分刑事二审案件(尤其是上诉案件)都是以不开庭审理的方式结案的,背离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不开庭审理为例外的立法要求。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34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
(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
应该说,刑事案件二审开庭审理,能够实现上诉的纠错功能,更能体现出对被告人人权的保障,切实的让每一个公民在个案中感受到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