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有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义务,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
法律依据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2022-08-09 13:36
2022-09-20 11:47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电话是12379。
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目的是落实应急管理的责任和提高应急处置的效能。
2023-05-09 08:49
可能会,但是举报人的身份信息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泄露的单位和个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如果发现自己信息被泄露了可以去法院起诉举报时通知的机关。
2024-07-20 09:46
有的,警察保障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
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
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2022-10-26 16:42
我国公民承担的国防义务主要:
履行兵役的义务、支持人民军队建设和改革的义务;支持民兵、预备役建设的义务;支前参战的义务;拥军优属的义务;军民联防的义务;保守国家机密的义务;保护国防工程和设施的义务;发展生产、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义务等。根据《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