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男性失踪多久可以报警立案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离家出走超过48小时,自己寻找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可以报警。
2、家人出走下落不明,一般情况超过24小时,公安机关才会立案。
3、特殊情形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1)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有人身安全危险,或者说是对方可能会受到侵害,随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
(2)失踪人员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或是智障人士随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立案。
(3)发生事故导致人员失踪,事故发生的当事人随时随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立案。
宣告失踪的撤销的条件有:
1、有失踪人重新出现或知道其下落的事实。如果失踪人回到住所、居所、工作单位,或者其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戚、朋友以各种方式知道了真实下落,失踪人就可以重新亲自处理民事关系,或者授权其他人处理。这样,失踪人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进行民事活动,不需要财产代管人帮助处理债权债务关系。
2、失踪人本人或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出撤销宣告失踪的申请。失踪人重新出现后,有权向法院提出撤销申请,也可以委托其他人代为申请。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即失踪人的近亲属、与失踪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如果失踪人本人及其近亲属都不提出撤销申请,法院不能主动撤销作出的失踪宣告,虽然本人已经出现,在法律上,该人仍然是失踪人,不能亲自参加民事活动。
3、法院作出撤销失踪宣告的判决。作出撤销判决的法院应是作出宣告失踪判决的法院。法院在对失踪人重新出现或知道其下落的事实进行核实后,作出撤销宣告失踪的判决。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 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立即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在二十四小时以内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并告知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办理手续,移送主管机关。
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事项,在接报案时能够当场判断的,应当立即口头告知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向其他主管机关报案。
对于重复报案、案件正在办理或者已经办结的,应当向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作出解释,不再登记,但有新的事实或者证据的除外。
2022-08-10 09:02
公民在发现未成年失踪后,应当立即报案。根据有关规定,接报儿童失踪或被拐报警,警方会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协助家长进行寻找。若有线索表明有被拐卖嫌疑的,警方将立案进行侦查,并不需要超过24小时。发现孩子失踪后最早的24小时,是找回孩子的黄金时间,家长和亲友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及时拨打110或到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
2022-08-11 14:00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人口在失联24小时之后可以定为失踪人员。需要24小时才可以报警称人口失踪。但不到24小时的失踪未成年,也可以报警,只是不会定为失踪人口。一般情况:失踪超过二十四小时,失踪者的直系亲属可以持本人身份证件和失踪者的关系证明文件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并提供相关情况。如果是10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或者说是不满两周岁的儿童,不受时间限制。
2025-01-11 15:04
公民在发现未成年失踪后,应当立即报案。根据有关规定,接报儿童失踪或被拐报警,警方会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协助家长进行寻找。若有线索表明有被拐卖嫌疑的,警方将立案进行侦查,并不需要超过24小时。发现孩子失踪后最早的24小时,是找回孩子的黄金时间,家长和亲友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及时拨打110或到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
2025-04-10 10:57
当某人逾期失踪达二十四个小时之后,依据法律程序,可以向当地警方进行报警,定时报告失踪进展情况。
若有实质性证据显示该失踪者可能面临人身安全威胁or对方存在潜在侵害可能性,则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提交报案材料。
此外,失踪人员如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被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亦或是智力障碍人士,都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及立案。
如果在某种事故发生后,引发了相关人员的失踪事件,那么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同样有权立即向警方报案。
至于在欠款事件中涉及到的失踪问题,下面列举了几种处理方式供您参考:
1.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以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其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7-11 10:01
儿童失踪或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警方会立即立案。儿童、少女失踪或走失,监护人或家长都应立即报案,警方接报后会在第一时间立案调查,不需要等24小时。发现孩子失踪后最早的24小时,是找回孩子的黄金时间,家长和亲友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及时拨打110或到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