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向当地警察局报案之后,通常情况下在七个自然日内就会予以立案处理。
在接收到可能涉及到犯罪情况的信息时,公安部门需要进行认真详细的审查,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权衡是否应当启动立案程序。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经过相关人员的仔细审查,如果公安机关认定有明确的犯罪行为存在,且这些罪行被确认为需要强制追诉的话,那么他们将立刻展开立案调查;
(2)反之,如果经过严肃审慎的判断,发现并无确切的犯罪行为或是无需对之强制追责的话,那公安机关将会作出不予以立案的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2-08-27 14:02
一般情况下,在七天以内决定是否立案。公安机关接到犯罪线索,需先审查,再决定是否立案。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不同,有不同的规定。
根据《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规定: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
对于群众上门报案的,应当当场进行接报案登记,当场接受证据材料,当场出具接报案回执并告知查询案件进展情况的方式和途径。
2024-12-24 10:31
依照法定程序,涉及到盗窃罪的案件通常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予以立案侦查。
若确有犯罪嫌疑行为者,公安机关在接收到关于该类犯罪的相关信息之后,正常情况下会在七个自然日内决定是否启动立案程序。
针对一些重大或者复杂的犯罪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构责任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适当延长至最长时限为三十日。
2024-03-06 11:06
网络诈骗立案后一般30个工作日会有结果。规定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如果派出所不立案,应在案后三个工作日内,依法向不立案通知送达报案人,如果报案人不报的,可以在七日内申请复议,机关应当在七日内进行复议
2025-04-10 10:57
当某人逾期失踪达二十四个小时之后,依据法律程序,可以向当地警方进行报警,定时报告失踪进展情况。
若有实质性证据显示该失踪者可能面临人身安全威胁or对方存在潜在侵害可能性,则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提交报案材料。
此外,失踪人员如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被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亦或是智力障碍人士,都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及立案。
如果在某种事故发生后,引发了相关人员的失踪事件,那么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同样有权立即向警方报案。
至于在欠款事件中涉及到的失踪问题,下面列举了几种处理方式供您参考:
1.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以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其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9-05 14:42
报警之后多久立案法律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但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应迅速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应尽快立案。
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