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民调解法》之规定,经由乡镇、街道及以上公安部门主持下进行的调解程序达成的调解协议,自签署之日起便产生了法律约束力,各方均需严格不可因同一事件或者同一观点再次发起相关的法律申诉程序。
然而,若在此过程中有任何关于诉求内容或新收集到的证据存在,当事人仍然具有权利向当地法院展开诉讼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2023-02-18 13:54
派出所和解后还可以起诉。
派出所调解成功的,双方在调解书上签字,调解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行起诉。但如果有其他诉讼请求或新的证据,是可以向法院起诉的。
对于调解后能否起诉的主要有三种情况:
(1)普通第三人的调解没有强制执行力,反悔后可以向法院起诉。
(2)对于仲裁机构达成的调解协议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协议,或者请求确认协议无效。此时需要对自己的诉讼请求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3)人民法院制定的民事调解书。这是有强制执行力的,一旦签收就产生法律效力,不可以上诉也不可以就同一纠纷另行起诉。
二、判决之后也可以进行调解,只要双方都同意,就可以另外写一份协议来执行。但是如果继续毁约的话,还是可以依照判决来执行,不按照判决来执行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综合上面所说的,派出所解之后的案件如果当事人觉得有什么不服的话,那么是可以利用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必须要提交相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是有权利起诉的,这样法院才会进行相关的受理,所以,不同的情况所处理的方式就会不一样,您了解了吗?
2022-09-22 14:58
如果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的,当事人只需在庭审笔录和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经法院审查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已经发生效力,又起诉的,只能再申诉。
2023-02-15 09:33
如果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的,当事人只需在庭审笔录和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经法院审查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已经发生效力,又起诉的,只能再申诉。
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制作的确认双方当事人协议内容的法律文书。它是法律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种之一。裁决书是仲裁庭或仲裁员根据经过调解双方达成的协议制作的记载该调解结果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书。
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也是公民维护权益的一种方式并且具有法律效力。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如果想要起诉的,一般是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的,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将起诉状提交至法院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由此可见,如果双方当事人协商签订调解书之后,调解书就是有效的,是不可以随意反悔的。
2022-11-26 13:56
“不可以再次起诉,被告不按调解书确定的履行义务,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法院对案件的调解,在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之后,法院是以出具调解书作为结案标志的。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
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
2022-10-10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