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后律师一般不会管了,具体要看委托事项。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1、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
2、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3、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十八条 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四)接受委托,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五)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六)接受委托,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七)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2023-05-04 15:04
2024-09-29 11:19
法院判决后不能申请仲裁。一事不再审是民事诉讼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已决的争议,不可以另行向法院起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程序上只有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而对于法院判决不服的,则不可以再申请劳动仲裁。
2024-10-11 14:40
1、信用卡因为欠款逾期被银行起诉之后,只要法院尚未受理,客户就可以主动联系发卡银行客服进行协商。
2、若法院已经受理了,那自然不好协商了,客户只能在法院判决结果出来后,依照判决结果及时还上欠款。
3、而若法院判决后客户还拒不还款的话,就很有可能会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名单当中,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2025-02-14 10:41
不能。刑事案件中,当事人或家属可以在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委托律师后就可以到看守所依法会见。在法院已经开庭之后,这个律师的情况是不能进行会见的,到时候会有自己的辩护律师。
2022-09-03 08:53
具体什么时候能拿到钱,要看法院的执行力度以及被执行人是否有财产。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
如果基层法院执行不作为,可以半年后申请提级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
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