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对于罚款的具体额度及适用情况,我们可以做如下概述:
首先,如果用人单位有违规行为,比如以担保或其他名义对员工进行经济索取,那么这种情况下,劳动行政部门将有权要求其限期退回相关款项,同时并处以相应的罚款,罚款金额在每名劳动者五百元至二千元之间。
其次,当劳动者依照法定程序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如雇主仍扣押其人事档案或其他个人物品,也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接受处罚。
再者,若用人单位未经授权擅自从事劳务派遣业务活动,则此类行为将被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非法,会被要求立即停止,并可能面临罚金的处罚。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此类案件,无论是否存在违法所得,劳动行政部门都可处以违法所得至少一倍但不超过五倍的罚款,而若无任何违法所得的情况,罚款额也不得超过五万元人民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八十四条 【扣押劳动者身份等证件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2024-05-18 14:04
新劳动法怎样规定对做错事的职工罚款。〈劳动合同法〉对做错事的职工,没有明确约定处罚条款的,按现行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对职工进行处罚的,没有
2024-12-31 11:13
关于罚款的法律规定是: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是强制违法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货币而使其遭受一定经济利益损失的处罚形式。
2024-05-06 15:21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产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规定处罚。
2024-06-12 11:15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上述辞退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赔偿金或补偿金。
2021-12-21 10:43
职工福利分房的法律规定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这种房子的产权属于单位(公房),使用权属个人,有房屋“租赁凭证”,要交房租。根据《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的规定,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设、分配、维修、管理住房的体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体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住房金融和住房保险,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并存的住房信贷体系;建立规范化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和发展社会化的房屋维修、管理市场,逐步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促进房地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