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均属于电子数据,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需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通过鉴定或者勘验等方法,审查判断电子数据的真实性。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电子证据,如果是单一证据,如欲确认其效力,一是需要公证处的公证,二是需要与其他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正)》第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对于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应当结合下列因素综合判断:
(一)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完整、可靠;
(二)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或者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对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是否有影响;
(三)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具备有效的防止出错的监测、核查手段;
(四)电子数据是否被完整地保存、传输、提取,保存、传输、提取的方法是否可靠;
(五)电子数据是否在正常的往来活动中形成和存储;
(六)保存、传输、提取电子数据的主体是否适当;
(七)影响电子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其他因素。
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通过鉴定或者勘验等方法,审查判断电子数据的真实性。
2024-04-09 11:03
1、通常我们在签订工作时候会与用人单位进行签订劳工合同从而建立劳动关系,但是并没有签订合同来确立劳动关系就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凭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就可以作为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
2022-09-19 13:53
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能否用来证明劳动关系。要视该通知书是由谁来出具的:
1、如果是由个人向单位出具的,则只是个人的单方行为,仅凭个人出具的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不能证明个人和单位间存在劳动关系。
2、如果该通知书是由单位向个人出具的,则可以直接证明单位与个人间存在劳动关系。
出具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的前提是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如果不存在劳动关系,也就不可能会出具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单位向个人出具了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的,已经足于证明单位是承认和职工间存在劳动关系的。
2023-02-18 09:49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和离职证明区别如下:
1、出具的主体不同: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由用人单位依法出具的书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用人单位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法定的。
离职证明是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自己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是由劳动者提出的。
2、出具的时机不同: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通常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依法办理完离职手续,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出具的。用人单位未出具,劳动者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出具。
离职证明通常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依法提前三十日向用人单位出具的离职通知书,如果劳动者未按要求出具而离职的,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劳动者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那么如果劳动者给单位造成损失,该如何赔付呢?
员工如果是因为个人原因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根据合同中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合同中无约定的应根据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经济损失从每月工资中扣除的,扣除的标准是不得超过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综上所述,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和离职证明,虽然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所依据的规定却各有不同。劳动者在办理离职时,一定要向用人单位有关部门了解相关的流程,避免因离职交接出问题,而损害自己的权益。
2025-02-10 14:42
一般来说有委托书一般不能确定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想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采用下面几个证据:
1、社会保险记录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工资发放记录如盖章的工资条、工资卡的银行记录;
3、胸卡、门禁卡、工作证、工作卡或工作记录单(表)
4、房贷收入、缴税证明可以以买房买车贷款为由让公司开据收入证明。
2025-02-05 15:43
只有工友证明不能证明有劳动关系,需要完整的证据链。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用记录;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