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
(1)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2)侵犯财产罪。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4-22 14:55
2024-09-04 13:48
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条件有:认为有犯罪事实;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022-08-12 17:25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非法销售未上市公司股票等犯罪活动。涉及不特定群体、被害者人数众多的金融证券类、传销类、欺诈类经济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并非规范罪名,而只是对某一类高发型经济犯罪进行总括的法律术语。
2025-04-11 15:53
以下是经济犯罪的一些常见罪名: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走私罪:违反海关法规,逃避关税,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或者偷逃税款。
虚报注册资本罪: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或者公司虚报注册资本。
非法经营罪: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金融诈骗罪:包括集资诈骗、贷款诈骗、信用证诈骗等。
侵犯知识产权罪:非法复制、出版、销售他人的知识产权产品。
扰乱市场秩序罪:包括损害商誉、虚假广告、串通投标等。
侵犯财产罪:
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2022-08-12 17:23
经济犯罪属于涉及到市场经济领域统筹的一个犯罪类型,具体的追诉标准要看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哪一个罪名,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所涉金额要达到50000元以上才能立案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