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回避的程序为:
1.当事人向法院提出回避申请的,应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最晚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如果超出了这个时间,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申请回避的权利即丧失;
2.法院收到回避申请后,会对回避理由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
3.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当说明事实和理由,并提交相应证据予以证明。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020-12-24 17:13
申请回避规定有以下几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以及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有应当回避情况的,应自行回避。
未自行回避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申请他们回避。
司法人员未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未申请回避时,司法机关有权决定其回避。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关于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自行回避和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理由,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相同。
3.《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应当自行回避。
4.法律和最高检规定,回避的情形分为三主动申请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上级领导和机关要求回避。
法律将自行回避作为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的义务来强调规范,意图约束司法机关自避嫌疑,以确保程序公正。
2023-06-16 08:45
申请回避,是指应当回避的人员具有法定的回避情形却没有自行回避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申请回避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重要诉讼权利之一,人民法院有义务在开庭时按照法定程序告知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该案的审判组织情况和他们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并询问他们是否申请回避。
2023-06-21 13:37
申请回避,是指应当回避的人员具有法定的回避情形却没有自行回避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申请回避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重要诉讼权利之一,人民法院有义务在开庭时按照法定程序告知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该案的审判组织情况和他们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并询问他们是否申请回避。
2023-06-08 13:52
专利的申请程序:1、申请发明专利的,申请程序为申请、受理、初步审查、实质审查、授权;2、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程序申请、受理、初步审查、授权。
2025-03-21 16:29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是有权申请审判人员进行回避的。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情形,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