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纠纷的解决方式有:
1、协商。因农村宅基地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2、调解。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3、仲裁。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根据纠纷内容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2025-01-23 16:04
土地确权纠纷解决途径如下:
1.纠纷双方协商解决。
2.向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申请进行调解来解决纠纷。
3.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
2023-04-26 15:16
土地征收纠纷的解决方式有:(一)请求由当地县级以上政府进行第一步协调;(二)协调双方未达成合意,则进一步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三)对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4-12-17 09:15
一、土地置换合同纠纷: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二、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2-08-22 14:34
土地纠纷解决方式有四种:
1、协商解决,达成协商一致意见;
2、调解解决,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解决,也可以请求他人或者其他组织调解解决;
3、仲裁解决,提交当地仲裁部门进行仲裁,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裁决的,仲裁机构不可以强制执行,双方当事人只能另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提取诉讼。
法院一般会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对于无法调解的案件,及时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16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2024-06-04 14:05
村里土地纠纷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对政府的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提起民事诉讼的时间限制为,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