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走丢了,一般二十四小时后能报警立案。但如果失踪人员因病理性原因走失的、有严重残疾的、为六十岁以上老年人的,以及有其他紧急情况的,立即予以立案。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失踪超过二十四小时,失踪者的直系亲属可以持本人身份证件和失踪者的关系证明文件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并提供相关情况。
法律依据
《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试行)》的通知》第五条 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报案报警后,应当登记受理,开展查找工作。公安机关其他部门接到有关失踪人员的报案报警后,也应当登记受理。其中对符合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情况的,应当报县级公安机关主管领导审批后,移交刑侦部门。
2024-07-02 14:06
人走丢了可以立马报警。不管是成人还是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孩儿、老人,走失后家人都应该第一时间报警。
儿童失踪或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警方会立即立案。成年人失踪报案,警方会根据家属提供的情况进行判断决定是否立案。
对于儿童失踪问题,全国公安机关关于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从2011年6月1日起就开始实行了。公安机关接到儿童失踪警情后,立即启动查找工作,调动一切警务资源,第一时间组织查找。
2025-02-24 10:09
人走丢了,一般二十四小时后可以报警立案。对于法定情形,可以立即报警立案,法定情形主要包括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有人身安全危险,或者说是对方可能会受到侵害的;失踪人员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或是智障人士的;发生事故导致人员失踪的。
2024-04-24 11:24
2024-07-16 10:13
人走丢了,二十四小时后能报警立案处理。可以立即报警的情形包括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有人身安全危险,或者说是对方可能会受到侵害的;失踪人员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或是智障人士的;发生事故导致人员失踪的。
2024-05-10 11:01
老年人若遭遇走丢事件,任何时候均可寻求公安机关的协助,并且这是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的。
当有人离奇失踪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形,选择向失踪者户籍所在地区的派出所报告失踪人口事项,亦或直接前往失踪现场的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在公安机关接案之后,会依据所收集到的情报开展调查工作,随后根据事实情况依法作出是否立案的裁决。
但通常而言,成年人如果离奇失踪超过了24个小时,那么失踪人员的直系亲属便有权以本人的身份证件以及与失踪者之间的亲属关系证明文件为凭据,前往当地派出所进行报案,同时提交相关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