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薪资拖欠的问题时,理所当然可以选择报警。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工资拖欠这一类情况多以劳动纠纷为主导,因此在报警之后面临的处理难度可能会比较大。
当遭遇薪资拖欠时,我们首先应该尝试跟用工方进行沟通和协商,如果协商无果的话对应的解决途径有以下三种:
首先,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其次,也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最后,如对于仲裁结果仍不满意的话,还能够寻求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此过程中,使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申请仲裁时需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首先,需要有有效的仲裁协议;
其次,要拥有明确具体的仲裁请求以及支持其请求和事实、理由的相关证据资料;
再者,要确保提交的仲裁申请归属于当地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内。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大致为以下几点:
第一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包含仲裁申请书及证据材料在内的所有申请书;
第二步,仲裁机构正式接受申请并且向申请人及其被申请人发出相应通知;
第三步,仲裁机构进行公开审理;
第四步,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尝试;
最后一步,如果调解失败,则由仲裁机构给出最终的裁决。
同样地,发起诉讼时,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原告身份必须为与案件存在直接利益关系的普通公民、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合法组织;
其次,指控对象必须明确;
再次,要求的诉讼主张必须具有具体性同时要有充足合理的事实依据和理由;
最后,需要确保提出的诉讼请求以及案件内容均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以及该院的管辖权范围.关于民事案件的法院起诉流程,概况如下:
首先,向人民法院提交诉讼申请;
其次,经过立案大厅的初步审查,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话立即准予立案,然后立案庭将会向申请人发送立案通知书,凭借该通知书即可完成诉讼费用的缴纳,至此法院正式受理案件;
第三步,法院立案厅接到案件后,将案件移交给相应的民事庭进行审理;接着,民事审判庭经过审理之后,将向诉讼双方发放传唤令,告知开庭日期及开庭时间。
最后,在确定的开庭日,双方应按照通知准时出庭参加调解,整个庭审流程结束后,法院将通过公开审理做出最终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七十七条 【工会监督检查的权利】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2022-08-09 09:43
欠工资不给可以报警。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员工遇到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直接报警,但是处理效率较低;建议员工先私下与老板进行协商、调解;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无需上交费用,也不用请律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报酬的,应当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除此之外,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无论用哪一种方式维权,当事人都应该及时收集并保存好工资欠条和任职证明等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2-08-08 16:25
2022-08-29 09:46
停发员工工资,员工不应直接报警,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某些地区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2025-03-06 09:41
暑假工不给工资可以报警,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其工资的,劳动者是可以报警的,但是一般作用不是很大;
毕竟拖欠工资不属于警察管理的权限,对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被拖欠的工资。
2022-10-14 10:33
没有用。别人欠货款不给属于民事案件,一般情况下警方介入的会很浅,最多也就是调解调解,不会立案。可以就其行为直接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需要携带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等材料向法院申请支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