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公共秩序的治安处罚如果在不严重的情况下一般会警告或者罚款,如果是情节比较较重的情况下,会被处以五日到十日拘留,并处罚五百元以下罚款。
具体的违法行为和处罚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常见的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包括:
扰乱单位秩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破坏选举秩序等。
对于聚众实施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对首要分子将处十天到十五天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违法行为人拒不听从劝阻,民警会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民警可对其进行口头传唤。
在对其口头传唤后依然不停止其违法行为,甚至对我有挑衅、纠缠、攻击等行为的,经警告后可对其采取强制措施进行强制传唤。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2024-09-23 15:07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可以给予以下处罚: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2022-08-10 16:34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022-08-10 11:13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行政拘留只是有记录,但不会留下案底。根据目前法律规定来看,一般不会影响生活及工作,因为有些行业,如公务员等,只要求没有受过刑事处罚,不会要求受过治安处罚。如果在公安局的电脑系统中查找,是会有你的记录。当你下次再犯错的时候,就能很快地被搜索到。但是这种记录是不留案底的,所以只要你不再犯错,这对你的未来发展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政治审查是查不到你这个记录的。有些特殊行业入行审查时,需要政治审查,会要求入行者到公安机关开具违法犯罪记录,其中受过刑事处罚就是犯罪记录,受过治安处罚就是违法记录。
2022-08-09 16:12
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视年龄、违法情况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3.70周岁以上的;
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
2022-08-11 14:25
“案底”一词不是法律术语,是俗称。从行政法角度讲可以称为不良纪录,从刑法角度讲是犯罪记录。受拘留等行政处罚的,相关的案卷、信息肯定会留存在公安机关,但这种信息不会上网的。也就是说,只要不是涉及到其它案件,其它人是调取不出来的,所以基本不会影响生活,包括考学、招工等。犯罪记录就要严重一些了,有专门的系统记录。有了这种记录会影响今后的生活,也就是说当事人不能再从公安机关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了,对于一些有要求的职业当事人也不能进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