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注意收集、固定身边污染证据。
二、如果受害人身体不适或发病,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三、掌握初步证据后,可以向当地环保部门等行政机关、环保公益组织举报,由其进行深入调查、鉴定,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 【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致损的侵权责任】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4-10-17 10:33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污染环境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共同侵权。
两个以上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破坏生态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确定。
2022-08-12 14:35
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终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可以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也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诉讼。
2024-03-06 17:11
商标侵权去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维权;或者向商标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注册商标人也可以和侵权人协商解决侵权纠纷
2024-12-16 09:12
违章建筑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管理部门有权利对其进行强拆,所以无法进行维权,因为被强拆是不受保护的,而如果要修建建筑物的时候应当向有关部门进行申请报建。
2024-10-30 10:27
(一)不可抗力。
(二)第三人过错造成损害后果。
一是要当事人采取了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损害;
二是加害人要对第三人过错举证;
三是这种免责条件适用于一般的环境污染损害。
(三)其他免责条件。战争行为引起海洋环境污染,为免责条件;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造成海洋、水污染损害的,为免责条件;
损害是由于受害人的自身责任引起的,在水污染的场合,为免责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