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不具备商品房产权享有的法律保护。
1、小产权房产没有国家颁发的房产证。
无论是村委会还是乡政府颁发的产权证都属于无效证件,在法律上不予承认。
2、小产权住房无法上市流通。
由于小产权住房没有国家认可的房产证明,所以不具备进行房产转让、处分、收益和继承等权利。
3、小产权房产无法过户。
由于小产权房产本身就不具备相应的产权,所以也不具备过户的权利。
4、小产权住房没有占地补偿。
遇到政府或合法开发商征用小产权房产占地的情况时,小产权房主只能得到很少或无法得到相关的补偿。因为该小产权占有的土地属于当地村委会或乡政府所有,补偿款会直接划给当地村委会或乡政府。
5、小产权无法办理银行贷款。
因为办理贷款买房需要以该房屋的产权证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没有国家出具合法产权证的房产银行的不会放款的。
6、户口无法迁入。
由于购买小产权住房无法迁入户口,所以购房人及其子女无法获得当地的免费医疗和义务教育资源。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而农村宅基地属集体所有,村民对宅基地也只享有使用权,农民将房屋卖给城市(论坛新闻)居民的买卖行为不能受到的法律认可与保护,也就不能办理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契税证等合法手续。“但这并不是说小产权房就不能转让,而是说其转让或销售的对象是有限制的,只能在集体成员内部是可以转让、置换。”
2022-08-17 14:27
法律并不保护小产权房。“小产权”是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而未经县级规划部门审批,未报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的,不能取得国家承认的房屋所有权证,所以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产权。
2022-09-13 10:18
小产权房不能进行公证,公证的基础是要合法,即使公证也是无效的;所谓小产权是国家不认可的,更不能上市交易的,公证处当然不能做这种公证,即使做了国家也是不认可的,不受法律保护。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通常未办理相关证件,也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即使继承也无法进行过户登记。
2022-09-05 10:28
2022-08-20 16:03
小产权房既然不是合法的,就不会受到法律保护。从法律的角度上来看,是不允许交易的,买卖是没有法律效应的。在购买了之后,如果出现了问题而调解不成,是没有法律保障的。就算买了小产权房,也没有房产证,不能过户。一些与商品房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小产权房是无效的,购买小产权房的合同也是无效的,不需要进行公证备案,购房人权利很难保障。
2020-12-10 16:43
小产权房一直以来就是不被法律认可的,是不能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如果签订的合同中有署名可办理房产证或有证据能指明开发商承诺可办房产证,如今办不了,可要求开发商退款并支付一定的赔偿。一般情况下,小产权房是不允许交易的,这种交易在法律上可视作无效。《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规定对于“撤村建居”后,未征收的原集体土地,只调查统计,不登记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