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说法,也没有对应的处罚规定。离婚的方式只有两种:一是协议离婚,到婚姻登记处办理;二是诉讼离婚,,到法院按法律程序处理。一旦婚姻关系依法解除,则法律上与真离婚产生一样的法律效果。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2-08-10 15:06
离婚后私自同居是不合法的,其婚姻关系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办理离婚手续后,原夫妻关系就已不复存在。如果想再次承认婚姻的有效性,就必须按照民法典律法规的规定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婚姻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
2022-09-23 14:08
假离婚是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约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成后再复婚的行为。
假离婚主要有两种:
一是在婚姻登记管理机关进行假离婚登记;
二是在人民法院达成假离婚调解协议。
为了自己的私利骗取离婚证是违法的,侵犯了国家正常的婚姻管理秩序。由于离婚意志虚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婚。但“假离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民事案件,没有诉讼,就没有人主动追究。对于在婚姻登记管理机关进行假离婚登记而发生的纠纷,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应由当事人向原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解决。
2022-08-08 14:50
2022-09-08 14:15
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概念,只要婚姻双方当事人依法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即宣告解除,所以假离婚所形成的法律后果与真离婚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假离婚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其一般指夫妻双方不是真的要离婚,而是出于一定的目的而离婚,这种做法钻了法律的空子,不仅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还会有相应的损失。
假离婚买房是违反法律的欺诈行为,如果有证据证明是假离婚,因此而取得的按揭贷款购房资格不受法律保护。
同时,婚姻关系必须基于双方自愿而进行结婚登记与离婚登记,如果已经办理离婚登记,没有法定证据支持撤销登记,或者有一方不愿意复婚的,则婚姻关系不能恢复。
假离婚不仅是对法律的不尊重、对婚姻的亵渎,其隐含的法律风险亦不可小视。
2020-12-24 11:18
《婚姻登记条例》第四、五条(1)明确,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