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国有档案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有四点,分别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档案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抢夺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
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2-08-12 15:27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档案的管理制度。(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2-09-13 11:35
构成抢夺国有档案罪需要满足的条件:
(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是国家对档案的管理制度;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抢夺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
2022-08-11 10:12
抢夺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此点上本罪与抢劫罪不同;本罪只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不危害人身安全,属单一客体。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一般的财物,如金钱、物品等,不包括枪支、弹药、公文、证件、印章等特殊物品,否则不构成本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抢夺行为必须公然进行,但不是指必须在不特定人或多数人面前实施抢夺行为,而是指公开夺取财物,或者说在被害人当场可以得知财物被抢的情况下实施抢夺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害公私财产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至于抢夺的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为了自己享有而抢夺,为了帮别人而抢夺,不管犯罪的动机如何等。只要行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就具备了抢夺罪的主观要件。
2023-06-21 15:30
抢夺国有档案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对国家所有的档案的人,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行为人有前述行为,同时又构成《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12-21 14:45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犯罪。行为须有明知是国有资产而故意违反国家规定,将其集体私分给个人的确定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