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意味着公安机关已经将该案件纳入法律程序,接下来就会开始侦查,调查案件情况,下一步就是提交检察院提起公诉,在下一步就是法院接收,开庭审理,作出判决。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二条登记立案后,人民法院立案庭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审判庭审理。
2022-09-20 15:50
不一定的,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2022-08-09 16:33
人民法院对执行申请立案后,说明案件已经进入强制执行程序,但并不一定已经开始实施执行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执行开始方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第二百四十条 执行通知与强制执行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2022-09-27 08:54
如果应征公民符合条件,就不可以反悔。
根据相关规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2022-10-19 10:41
如果应征公民符合条件,就不可以反悔。
根据相关规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2022-08-11 10:53
一般定兵和发放录取通知书后就不能反悔了,否则按拒绝服兵役处理。网上征兵报名后不去体检,会被征兵处视为放弃参军意愿处理,对于报名者本身暂时没有什么影响,对以后再次网上报名参军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政审通过以后,不能随意拒绝、逃避征集。征兵体检通过,政审并不是自己所为的流程,所以也就不存在可以自愿放弃的。在部队、地方武装部组成的征兵部门的政审通过以后,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将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