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024-12-26 10:15
劳动法对工作时间有明确的规定。首先,我们要明白,劳动法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得到足够的休息,并防止过度劳累。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天8小时,每周不得超过44小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工作时间”制度。这意味着,如果你是全职员工,你每天工作的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应超过44小时。
然而,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公司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制度,这种情况下,每日或每周的工作时间可能会超过标准工作时间,但是在一个计算周期(如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内,平均工作时间仍然不能超过标准工作时间。
另外,如果公司需要员工加班,也必须遵守劳动法的规定。一般来说,每日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并且,公司需要支付加班费。
总的来说,我国劳动法对工作时间有明确的限制,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然而,实际工作时间可能会根据公司的具体制度和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但仍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
2023-06-15 09:05
拘留十五天释放,释放的时间是第十五天的第二天,也就是第十六天的上午放人。1、执行严格的拘留所,按照规定拘留天数,执行几点进,几点出的原则,比如说你前天中午一点进去,然后拘留两天就是今天中午一点出来。2、也要看拘留所的具体规定,有的拘留所是上午放人。几点进几点出对于小型拘留所也许可行,但是对于每天进出好几十人的大型拘留所没有办法执行的,而且拘留一般都是晚上送来的多,晚上甚至深夜放人也容易造成其他危险。3、执行比较灵活的拘留所,一般选择在白天。
2025-03-29 11:24
根据国家丧假的有关规定,职工的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子女以及职工配偶的父母死亡后,可以酌情给予1-3天的丧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一、丧假适用范围及天数
1、适用范围
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岳父母或者公婆过世,也列入可享受丧假的范围。对于超出这一范围的亲属,企业有自行解释权。由于我国历史形成的风俗,祖辈的丧礼,孙辈一般也在必须列席的范围内,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单位也将祖辈去世列入职工可享受的丧假范围,具体由各企业自主认定。
1、丧假天数
根据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之法律规定:
1、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2、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3、根据《关于职工的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后可给予请丧假问题的通知》规定,职工的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后,需要职工料理丧事的,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可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丧假。另外,国家规定丧假不计入年休假假期。员工可以享受带薪的丧假。
二、非国有企业职工享有的丧假
目前国家还没有对非国营企业职工休丧假多少天作出具体规定。
三、丧假工资
1、丧假、路程假期间的工资应照发
根据规定,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2、具体计算确定计算基数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有约定的按约定,但该约定的计算基数不低于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按以上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丧假日工资:以计算基数除以发生当月的计薪日。计薪日是指国家规定的制度工作日加法定休假日。
2022-03-30 15:32
(一)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二)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n(三)因用人单位不订合同或合同无效赔偿金,违法解除合同赔偿金1= 应得工资收入×25%赔偿金2= 医疗费用×25%
2022-08-29 15:16
(一)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二)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n(三)因用人单位不订合同或合同无效赔偿金,违法解除合同赔偿金1= 应得工资收入×25%赔偿金2= 医疗费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