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上不能履行,又叫给付不能,是指债务人在客观上已经没有履行能力,或者法律禁止债务的履行。
不能履行有自始不能履行和事后不能履行之分,通常系以合同订立时为标准。前者是合同无效的原因,后者是违约的类型,分别债务人是否具有免责事由,或依风险负担规则处理,或依违约责任规则处理。
不能履行还有永久不能履行与一时不能履行之分。
前者指在履行期限或者可以为履行的期限届满时不能履行。后者则为在履行期满时因暂时的障碍而不能履行。永久不能履行如属事后不能履行,则可为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一时不能履行在继续性合同场合便成为部分不能履行,可构成违约责任的要件。一时不能履行因债务人在不能履行的暂时障碍消除后仍不履行,可以成为迟延履行,可为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
不能履行又可以分为全部不能履行与部分不能履行。
不能履行还可以分成事实上的不能履行与法律上的不能履行。前者是指基于自然法则而构成的不能履行。特定物灭失造成的不能履行,属于此类。后者是指基于法律的规定而构成的不能履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 【不可抗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2022-08-12 09:50
借款合同不履行义务构成违约。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当事人违约的,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2022-08-12 10:31
因不可抗力违约后,如果合同还未解除的,当事人还需要继续履行合同。但是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违约方的责任,法律另有约定的则除外。
2022-08-12 11:32
合同签订后如果双方均未履行,可以协商解除该合同。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2022-08-17 14:13
因疾病不能履行合同算不算违约要看情况。如果合同中约定疾病作为免责事由的,不算违约,否则的话就算违约。但是如果该疾病属于不可抗力的,一般可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违约人的责任。
2022-09-17 11:49
根据法律规定,违约是可以解除合同的。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协议解除合同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合同;法定解除合同是出现法定解除事由就有权请求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