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构成违约责任应具备以下条件:
1、要有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2、违约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
3、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
4、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上述四个条件,是承担违约责任的基本构成条件,缺一不可。在合同有效的前提下,只要同时具备了以上四个条件,不管是否给对方造成了经济损失,违约方都必须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2-03-11 10:19
在这个契约社会里,具有契约精神的人值得赞扬,但有时候,也会有那些对契约视而不见,不具备任何契约精神,违背契约如同家常便饭之人存在。这个时候,如果对方违约了,我们就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同时给对方给予违约惩罚。
2022-08-26 10:08
公司成立后,公司登记机关发现公司涉嫌实收资本不实的,可以要求公司到指定的验资机构进行验证,并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提供验资证明。股东原出资中的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及其他非货币财产应当进行重新验证并由验资机构出具验资证明。
2021-04-29 16:20
民法典上的免责事由可分为两大类,即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
法定免责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不需要当事人约定即可援用的免责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约定免责事由是指即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
1、不可抗力。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免责条款,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免除将来可能发生的违约责任的条款,其所规定的免责事由即约定免责事由。对此,民法典未作一般性规定(仅规定格式合同的免责条款)。
2023-05-20 16:44
合同无效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合同被确认无效以后,自始无效,双方的合同关系不再存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应归于无效,原合同对当事人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
2022-08-05 14:38
借款人违约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