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司法解释的内容:机动车驾驶人醉酒驾驶通行道路的,应当处拘役,并处罚金,吊销驾驶证。若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酒精含量达到二百毫克等情况的,应当对行为人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9-21 17:56
具体的司法解释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9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6人以上的;
二、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2022-08-09 14:23
酒驾已经列入刑法的范畴,可见酒驾的危险性是很高的。但虽然我国对酒驾的处罚力度越来越大,还是有不少人以身犯险,酒驾不仅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还会对他人的生命造成威胁。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对酒驾作出了新的解释:
一、醉酒驾驶的认定: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车。
二、醉酒驾驶处罚标准: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将喝酒驾车分为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两个档次,并且对驾驶营运机动车的驾驶员加重处罚: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三、刑法修正案九关于醉酒驾车的规定:刑法修正案(九)于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八条对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进行修改,增加了危险驾驶应当追究刑责的情形和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追加刑责的情形。具体为: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2-09-06 11:46
司法局要出具社区矫正评估意见,看你能不能申请缓刑
1、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接到委托机关社会调查评估函后,应及时通知该被告人、罪犯居住地的乡镇(街道)司法所开展调查评估工作,接受调查评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予以协助和配合。
2、司法所接到通知后,应指派专职工作人员到当地公安派出所、居(村)委会、有关单位、家庭、学校、原办案机关开展调查评估工作。
3、调查评估结束后,司法所要认真研究,提出能否适用社区矫正的意见和建议,并起草调查评估报告,经司法所长审核后,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4、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必须认真审阅调查评估报告,对调查评估报告有疑点的要指派工作人员进一步调查核实。评估意见审定后,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后,于3日内提交委托调查评估机关。
5、人民法院收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交的社会调查评估意见后,应及时审阅。并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进行宣读、质询。必要时应通知调查人员出庭接受询问,以决定是否采纳调查评估意见。诉讼参与人对调查评估意见提出质疑的,由法庭审查并决定是否对调查评估意见进行复核或者采纳调查评估意见。
6、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前须对调查评估意见核实的,应通知负责调查评估意见的司法所负责人参加,必要时通知被害人的家属或被告人所在单位负责人参加。
2022-08-09 11:45
2020-09-18 16:29
收赃罪指的是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是一种违法行为,一般应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而是否刑拘要根据当地公安机关的认定的情节是否严重而定。在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现该罪名已经取消,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