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请取保候审,需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符合申请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的,可以办理取保候审。 2、取保候审申请书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法,与被申请人的关系。
有前科醉驾的,符合下列条件可以取保候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行为人醉驾被取保的,不是就说明检察院不会起诉,具体要根据检察院对案件的审查情况确定。取保候审只是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公职人员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 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其中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我国对于醉驾案件的取保候审通常可以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基层机构进行办理,具体来说就是由涉案人员或其近亲家属以书面形式向负责该项工作的交警大队提交取保候审的申请。 在涉及到我国刑事法律程序的范畴内,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有权对符合四类特殊条件之一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
视具体情况而定。取保候审是相关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暂不羁押的处理,并不影响案件进程的推进,该判的依然要判。如果可以争取到缓刑,就不需要坐牢,如果争取不到,则还是要坐牢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醉酒驾驶的处罚内容有三个: 1、醉酒驾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即致人重伤死亡需要负刑事责任。 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如果是驾驶运营机动车的犯前款罪名则罚5000元,吊销驾驶证,10年内不得获得,并且获得之后不能再驾驶运营车辆。
因醉驾而被取保候审的,一年以后还是有可能被判刑且坐牢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最终判不判刑没有直接联系,取保候审只能说明犯罪人的社会危险性较小,并不代表着无罪。在我国,只要构成犯罪的,一般都会被判刑。
刑事案件中,很多人以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就等同于不用再追究刑事责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取保候审不等于不追究刑事责任。 通俗来讲,取保候审就是采取保证的方式,让犯罪嫌疑人、被告回家等待开庭审判。如果法院经过审理后判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服刑,那么被取保候审人还是要继续服刑的。 但一般能够采取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案件大多存在证据不足或犯罪情节较轻的问题,所以取保候审后被判处缓刑的概率也要大的多。
无证驾驶再加上醉驾,这种行为可真是让人捏把汗啊!被抓到的话,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通常来说,无证驾驶会被拘留15天,同时还得乖乖交出2000块钱的罚款,而且你的车也会被暂扣,真是损失惨重。而醉驾呢,虽然可以选择取保候审,但也不是随便就能保出来的,得满足一系列条件,比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身体有严重疾病、怀孕或者正在哺乳等等。而且,取保候审也不是万无一失的,还有上诉期呢,得过了这个期限,并且你没有上诉,才会正式执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