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以下侵权行为的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1、人格权受到侵害的;
2、死者权益受到侵害的;
3、身份权受到侵害的;
4、婚姻关系受到损害的;
5、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损害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六条 【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聚合】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022-08-30 17:28
(一)要有损害的事实,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侵权人才承担责任,这与其他损害是一致的,因为民事侵权责任理论是建立在存在损害的事实之上,这种损害可能是财产的,也可能是非财产的,因此,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是由于侵犯非财产利益的损害结果带来的,与其他损害不同是,其他损害赔偿的损害事实仅指财产上的损失,可用金钱计算,故赔偿的金额也易确定,而精神损害是一种非财产损害,无法用金钱计算,如公民的姓名权、名誉权等受到侵害,企业的名誉被损,威信降低,如果侵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是轻微的,采取其他方法即可消除,则可以不必追究侵权人的物质赔偿责任。
2021-05-20 10:26
存在以下侵权的有精神损害赔偿:
1、人格权受到侵害的;
2、死者权益受到侵害的;
3、身份权受到侵害的;
4、婚姻关系受到损害的;
5、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损害的。
2022-08-12 09:52
缔约过失如果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是对于当事人信赖利益损失的赔偿,应限于信赖利益损失的范围。
2022-08-12 14:51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这些侵权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
2022-08-24 16:08
《婚烟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